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
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位處台21線水社隧道附近,由國際知名日本建築師「團紀彥」設計,鳥瞰建築物,猶如雙手環抱整個日月潭的湖光山色,其中兩個長度達三十四公尺高八公尺的超大跨度之頂版結構;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穿過寬闊的跨距空間,直接映入遊客眼中,創造了人與自然間發展對話的舞台,雖為建築物,但若說它是一件藝術品也不為過。向山遊客中心以環抱日月潭為意象,由兩棟彎曲的建築物組成,同時為避免阻礙基地後半部眺望日月潭面的視線,兩棟建築屋頂由低到高配置,遊客可利用屋頂斜坡、或是大跨距的半開放空間眺望日月潭。
達瑪巒文化藝術團 布農天籟之聲:聆聽改寫世界音樂史的布農族八部合音
達瑪巒文化藝術團有傳統的祭儀樂舞及八部合音的演出,充分的詮釋了布農族天籟歌聲,特別是享譽國際的八部合音,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音方式。 欣賞由布農族地利部落族人演出被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」認定的世界重要文化遺產的布農族著名的八部合音、報戰功等祭儀。布農族是臺灣原住民中,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;由於對小米收穫的重視,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的祭祀儀式。產生了令世界音樂界為之震驚的”祈禱小米豐收歌(著名的八部合音pasivuvu)。
「布農」為自稱 bunun人群的漢譯名,族語中是「人」的意思。布農族居住在中央山脈兩側海拔1000至2000公尺的山區,是典型的高山民族,亦是臺灣原住民當中,活動率最強、移動率最頻繁的族群,由於足跡曾踏遍整個中央山脈,所以又自詡為「中央山脈的守護者」,主要分布在南投信義鄉、仁愛鄉、花蓮縣卓溪鄉、高雄縣那瑪夏鄉、臺東縣海端鄉等地,而其中又以南投縣境為主要住居地。由於布農族人長居高山,以農耕及狩獵為主,所以農事祭儀也特別繁複,因而發明出自己的「祭事曆」和「原始字畫」,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擁有自己文字的種族,其歲時祭儀亦以栽培小米的活動為主,一年以開墾旱田、播種小米為開始,以收割小米後的一連串慶祝儀式為結束,各月份的祭儀均按照月亮的圓缺來舉行。而傳統布農族人亦保存了最純樸的南島文化,由於身處高山,四周隨時有難以預測的災難發生,而族群之間的關係又是敵對緊張。因此,對於自然界的威力與變化十分敬畏,故也產生了許多的忌諱、巫術、神話、祭典等,而布農族人們在這些祭典中合唱的歌謠,亦成為獨樹一格的合音文化特色。